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為什麼為家庭付出更多的人卻得不到尊重?本來付出應該換來感謝跟珍惜,讓對方更重視自己才是。

但為何最後往往不如所想?別急著怪對方不懂感恩,關係中的問題都是雙方的責任。

你得先問問自己,是否已經付出超過你該做的了?對方想要的是這個嗎?對方是否真心喜歡你?

 

失去自我的付出

你總是隱忍著付出,勉強委屈自己,但也沒人感謝你,甚至會挑剔你做的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有些事根本不用勉強!有個女人在娘家忍耐父母,在婆家又忍受丈夫婆婆,她越活越不快樂。

有天她去看心理師,對方告訴她,「妳是不是認為妳不說出苦處,但大家都該體諒妳,懂得妳的難,才叫對妳好?」

這時,她才發現自己一直有錯誤期待,她以為大家都該知道她付出了很多,她很辛苦,但卻又故意讓她承受,她期待每個人都會主動地對她好。

那天後,她回到娘家,爸媽想使喚她做什麼,她直接說一句,「我很累,我需要休息。」,然後便進房睡了,隔天醒來,她發現什麼事也沒發生。

原來她不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她開始學會在關係中說真話,不喜歡做的事便拒絕,她這才發現,原來她是有選擇的,拒絕也沒那麼可怕,她不再感到那麼委屈了。

就像一個媽媽每天抱怨煮飯很辛苦,大家都不好好吃完,有天她生氣說,「我不煮了!出去吃!」結果全家竟都歡呼!

她問孩子為何高興,他們直說這樣就不用聽媽媽抱怨了,媽媽一聽就楞住了,原本自己覺得辛苦的付出,孩子根本不喜歡!她本以為當媽的就一定要煮飯…

其實很多委屈都來自於過度付出既然要付出,就不要在意回報,而付出也要給對方想要的才行,否則只會越付出越委屈,別人也不會因此更喜歡你。

 

先成為有價值的人更重要

人們會喜歡你,不是因為你的付出,而是價值。

從偏心的父母身上就可很明顯地看出此事,他們喜歡的那個孩子,不用做什麼,甚至很沒出息,也是心頭肉。

但不喜歡的那個,就算付了幾百萬,天天孝順,他們也看不順眼。

人們不會因為你的付出而愛上你,頂多是感動,他們始終最喜歡有價值的那個,那個人不一定有錢,但懂得投其所好。

小說《雪山飛狐》中,苗人鳳是武林高手又有家產,還十分愛妻,南蘭想買什麼,他都不阻止。

他願花錢又有威望,但為何南蘭還是選擇了嘴甜的田歸農跟他跑了?因為焦慮型依戀的南蘭最需要的是甜言蜜語和浪漫溫情,但苗人鳳一點都給不了。

南蘭雖然心裡有愧,行動上還是選了田歸農,正因為苗人鳳真心待她好,所以她多年後還是選擇維護苗人鳳,但那都是後話了。

苗人鳳當初與其花錢還不如多花心思和她相處,如果他們之間有良好溝通,苗人鳳就會明白妻子有多需要他的溫情軟語,才不會付出錯方向。

給錯方向,只是白費力氣而已,別人同你好,僅僅因為你的付出,並不是喜歡你。

到了最後,出現更好的人,或是你無法再付出時,自然就不要你了,付出的過程中得到的回饋,往往也不如你意。

家庭主婦的付出也類似於此,妳帶孩子做家事,真的好累好辛苦,為何丈夫還不滿意去找小三?因為這時的他要的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老婆,妳的付出便成雞肋,而且他都養家了,他認為是應該的。

與其當主婦,妳不如出去工作,擁有自我和財力,有餘裕去愛自己,打扮好自己,這時他反而會更珍惜妳,多替妳想一些。

遇到有良心的男人,這些事是不會發生,可惜還是有不少自私的人,只從自己角度看事情,全然不顧妻子的付出,才會如此。

 

白櫻結語

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人緣好的人,其實都沒有實際為對方做什麼,他們都付出了情緒價值。

討得對方歡心後,對方自然就會付出很多實質的回饋,什麼事都想到他,買東西都有他一份,一直盡力幫他,這是人性。

懂得看穿甜言蜜語和假面討好,去珍惜人的真心的人,是少數。

這告訴了我們,如果感覺到對方並不喜歡你,那就要心裡有數了,若還想付出便不要計較回報。

若你很在意對方,你該做的不是一味地給,而是先和他處好,你得先了解他是怎樣的人,才能投其所好。

苗人鳳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他們嘴很笨,不會說好聽話,只會給最實質的付出,但若遇上焦慮型依戀,便會完全不對盤,焦慮型會覺得自己很可憐,一直得不到愛。

但迴避型認為自己很愛,明明做了很多,為何她還不滿意?因為迴避型需要的就是空間和自由,所以他們會給對方很多的自由,自以為是付出愛,但這恰恰是焦慮型不需要的。

焦慮型要的是親密無間,當她們在付出愛時,也會給予很多的關懷和陪伴,但對迴避型而言反成壓力。

兩個人都在給予對方不想要的東西,感情自然越來越差,越付出越委屈。

與其陪伴迴避型,不如讓他一個人靜靜,他才會更開心!這才是他要的付出。

這是針對依戀風格的付出,若是一般相處,就算你給了對方需要的付出,比如說金錢,但你這個人本身並不討他歡心,他也不會珍惜你的,。

如上面所說,遇到這樣的人,想付出便要不求回報,否則就收回付出,或是變成他喜歡的人,但大家都選擇一面付出一面強求好的回應,所以才會那麼苦。

延伸閱讀:

依戀(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也可在臉書搜尋「白櫻」就能找到我。想看更多白櫻文章,可多點讚白櫻團隊下粉絲頁,並多留言按讚,即可提高收看機率。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