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 封面圖翻攝自電視劇《不完美的她》劇照,僅為示意)

孩子很難教,到底是誰的責任?總有父母覺得孩子天生就壞,不關他的事。

他們總會聲稱自己並未偏心,一樣那麼教,但其中就是有表現不好的。

於是,他們輕率地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自己沒問題,都是孩子天性差。

親生的尚且如此,收養的更不用說,這位當老師的媽媽,便對養女發表了看似平靜的偏激言論,引爆網友的怒氣。

 

實在不想養這個女兒了!

14年前,因為一直沒孩子,這對教師夫妻收養了一個女孩,沒想到一年後就懷孕了,生下一對雙胞胎,總共有3個女兒。

養育養女的經驗,讓她大呼,「遺傳基因真是太強大!太可怕了!」

她坦言,「實在不想養這個女兒了,我該怎麼辦?」

養女究竟做了什麼呢?首先,媽媽表明自己和丈夫一家都是高知識份子。

但養女眼看就連高中都考不上,雙胞胎的功課一直很好,頻頻拿獎,但養女總是倒數,怎麼輔導都沒用。

功課不好就算了,人緣也不好,個性又懶,就連美術體育都不行。

雙胞胎一回家就會自動寫作業,然後去看電視,養女卻要一直催促也不做,還說媽媽偏心不讓她看電視。

她要女兒們做家事,雙胞胎總是乖乖去做,養女就不願意,和堂兄弟姊妹關係也不好,不像雙胞胎合群。

她說總不會因為養女是收養的,人家就不喜歡她吧?是個性問題。

養女有次跟她要東西不成,媽媽嫌煩躲進房中,雙胞胎也覺得吵進房關門,養女竟猛踹大家的房門,這樣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養到18歲就好

於是媽媽打算將14歲的養女送到寄宿學校,她也查到養女生父母的地址,如果他們願意養,她會給他們50萬,若不願意,她就養到18歲結束收養關係,以後就不管了。

本來她認為成就不好的孩子,通常會願意陪伴老父母也不錯,但眼看養女也無法指望,就當18年精力和金錢都白費了!也不用她回報。

面對網友的指責,媽媽解䆁如果只是成績差或懶,她不會送走養女,但她太鬧騰了,總是想強迫自己做什麼,讓自己不得安寧,對爸爸和妹妹們也是。

 

網友回應

「突然想到人家對於這種收養子女後又自己生孩子的說法,說是你命裡無子女,只是收養的孩子命中有手足,才給你帶來的孩子,還是對養子女好點吧」

「其實是她有了親生的以後心態就變了,從來沒有把養女當做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無論她是什麼性格,她多麼不優秀,她多學渣,你從未想過拋棄她!而養女就是不一樣!」

「感覺這個養女就是她的工具,得到自己想要的,就開始百般嫌棄,這跟談戀愛如果不愛對方,對方連呼吸都是錯的,沒什麼兩樣啊,說實話,我14歲也啥都不懂,還是個孩子,怎麼能要求那麼多」

「如果稱她為大女兒,就信你沒有區別對待。如果她是親生,所有的麻煩都不是問題。這樣的親生女兒,你會登報脫離母女關係嗎?」

「看完通篇,全部是養女的缺點,性格是天生的,但後期的環境會潛移默化改變人,當你望見一個人全部是缺點時,其實要時刻告誡自己了,自己太偏激了,沒去發現優點,放大缺點了。」

「你別拿養女跟你親生的女兒比較了,有什麼好比的呢,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只要健康快樂地長大,等她再大點就會知道感恩,你就是嫌棄她是養女了,各種比!

不要這麼多怨氣,沒有收養這個小孩,也不可能有後面的兩個女兒,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白櫻結語

媽媽口口聲聲說沒有偏心,但有沒有不是自己說了準,應該要問養女的感受。

的確如網友所說,為何不稱她作大女兒,而是養女呢?養育子女是為了要有回報嗎?

媽媽的性格很明顯是迴避型依戀,受不了孩子吵鬧黏人,希望安靜點,他們害怕被索取,對孩子也一樣。

但養女焦慮型依戀的性格,難道不是養育過程中影響出來的嗎?每個孩子的天性都不同,用一樣的方式養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別再說一樣那麼養,為什麼有的好有的壞,養孩子本是難事,若無法包容付出愛便不要生。

生了以後又說,「別要求父母像聖人」「哪有那麼容易」「有的孩子真的很壞!」是有些不負責任了。

孩子從小被你養得很痛苦,沒有感受到愛和尊重,沒有選擇地來到你家,算他運氣不好嗎?

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孩子真的會不一樣,如果媽媽對她有愛和尊重,便不會這樣數落她了。

圖片翻攝自《以家人之名》劇照,僅為示意

怎麼說父母都比孩子年長幾十歲,如果真的研究了各種教育書籍也用愛對待,還是無效再這麼說還能接受,但大多也沒很努力想養好。

甚至是刻意地懶得付出、隨意打罵,最後親子關係不好,都怪孩子嗎?

媽媽通篇都沒提到養女半點好,孩子付出愛時,她可曾感覺到了?

因為是收養的,還有放棄丟回給親生父母的可能,如果是親生的呢?如果可以丟的話也想丟掉嗎?

聽完她的描述,的確會覺得養女很鬧心,但全推給孩子基因也太不負責任了。

白櫻認為養女18歲就獨立或許對她也是好事,處不來便分開吧!只是被放棄這件事不知會對她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難過生不出來,如果相處成這樣,還不如一開始便不要生,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爸媽,如果知道自己包容力差又計較,那就不要生了吧!

延伸閱讀:

依戀(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也可在臉書搜尋「白櫻」就能找到我。想看更多白櫻文章,可多點讚白櫻團隊下粉絲頁,並多留言按讚,即可提高收看機率。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