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未雨惆繆,但不該過度憂慮。

可以多想可能發生的情況,並想好策略,但不該過度害怕憂愁。

等到真的發生時,再直面困難也不遲。

過度憂慮,摧毀人心

英國最長壽老人葛蕾絲·瓊斯,享年112歲。

她生於1906年,見證過26任英國首相。

一生開朗樂觀,她的長壽秘訣就是絕不憂慮。

憂慮,就是把想像力用在錯的地方,用虛擬的風險來嚇自己。

當一個人太過憂慮時,在身心兩方面都會有嚴重的損害。

思慮過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楊絳曾說: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但我們也不能用杞人憂天來禁錮思想,裹足不前。」

憂慮,是對未來缺乏安全感

大部分的憂慮,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看不清現實狀況。

所以增強自己實力,也可減少憂慮。

許多憂慮都和「錢」有關,讓自己更有能力,收入增加,憂慮自然就減少了。

白岩松曾說:

「如果總為未來憂慮,而不能享受此時此刻的時光,你可能把整個餘生都搭進去。」

你所擔心的事情,只有不超過10%會變成現實,其餘的都是自己嚇自己。

如果只有一成會實現,又何必為了它如此煩惱?

解決你的憂慮

若你正在煩惱某件事,不要一下子把一堆難題都丟給自己。

一件一件來,從簡單的開始處理,當一個一個拆解開的小問題都解決時,你所煩憂的事,也就一點一點在化解。

但若光是憂慮,心情煩躁,什麼都做不了,那只會更加嚴重。

過度憂慮,是對精神的極大浪費。

有人說,不能及時改變的事,再怎麼擔心憂慮也只是空想

說得太對了,無法在現在做出改變的事,再怎麼想也是空談。

就算你想出了極佳的辦法,最後無法實現也是枉然。

村上春樹也說: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

白櫻結語

未雨惆繆絕對是必要的,也是白櫻的人生哲學。

我一定會先想好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先一一想出解法。

到時發生時,便不會太過慌張,這也是李嘉誠先生信奉的理念,他會預想企業5年內可能發生的困境。

白櫻可能想不到5年,但1年還是可以的。

我們換過幾次網站,便是因為之前使用的網站有問題,在它問題爆發前,白櫻便提早換站。

那時和他人(不認識的人)共用一個網址,但不守規則的人太多,白櫻便與他們分離,建了一個自己的獨立網站。

我們的文章中間也沒出現斷層,便是由於白櫻及早準備。

2個月後,原本的網站就廢了,若等它廢了才想辦法,便有十幾天無法和你見面了。

網世界一直變,你也要跟著變,如果提早一步做好準備是很重要的。

但不該想些可能性太小的事,那便是自尋煩惱,像白櫻確實看到了一些訊號才做出判斷,那是可能性很大的。

願你總是提早做好準備,遠離小概率的無謂憂慮。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與我們一起成長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