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圖片來自photo-ac,僅為示意)

你有過一種經驗嗎?對喜歡的人(朋友或戀人)熱情地發出了一則訊息後,你便把它放在心上,想快點看到對方的回應,心裡一直期待著、在意著。

結果,等著等著,卻都沒有回應,你不想打開確認是否被已讀,因為沒看到已讀二字,就可以騙自己他在忙。

但實在等了太久了,你還是開了,「已讀」兩個字宣告著對面那人看到了,但並不想理你。

你的內心湧起一股被拒絕的憤怒,也覺得自尊受損,有時你會直接爆怒問他為何如此待你,有時你怕被說玻璃心,所以忍著,已讀不回令你困擾不已。

他並非不喜歡你,卻時常選擇已讀不回,隔一陣子又像沒事一般相處,讓你感到莫名其妙。

如果上面說中了你們,那麼,你們很可能是焦慮型依戀(依附)和迴避型依戀(逃避型依附)的組合。

你們的關係可能是情人、親人、朋友,任何關係都有可能發生。

 

為什麼迴避型依戀不回應?

關於依戀理論的成因和細節,請參考文末延伸閱讀,本文著重於已讀不回這部分。

身為焦慮型依戀的你,總是十分在意他人的反應,得到了肯定正面的回應才會感到安心、開心。

如果對方秒讀秒回,會讓你感受到被重視而喜悅,但若遇上了迴避型依戀,不讀不回、已讀不回都是常態,他回你訊息的速度總是很慢。

有時聊得好好的,突然就已讀不回不見了,什麼解䆁也沒有,若他給個理由才走,其實你不會那麼介意。

迴避型依戀這麼做,是因為你們太靠近了,他們害怕與人變得親密,十分在意關係中的界限和分寸感,當你的行為跨越了界限,他就會馬上躲回殼中

 

如果你們只是朋友,他可能是認為互動得太多了,很有負擔,又不知如何開口結束,便直接消失,有些不負責任的意味,但若你是安全型,其實不會那麼介意的,焦慮型才會特別放大此事。

迴避型依戀無法接受過份熱情和關注他的行為,他會覺得你很怪、很可怕。

其實你只是愛他,又有什麼問題呢?

問題根源在於他的心,他無法信任一段過於親密的關係,所以只好拉開距離,這個行為只因他是弱者,與你無關。

但這時焦慮型依戀會一直檢討自己,認為對方不喜歡自己,這源自於焦慮型的不自信和沒安全感,導致他們負面念頭叢生,十分困擾。

 

被迴避型依戀已讀不回該怎麼辦?

發生很多次以後,你可能會生氣不滿,和對方抱怨,但迴避型依戀無法扭轉自己天性,也覺得他有權利不回你,又不代表什麼,所以不想改。

這時,喜歡解決問題和提要求的焦慮型會期待著迴避型依戀改變,這就是最不好的地方了,若想繼續關係,就要接受,而不是幻想對方會改。

依戀風格造成的行為是很難改的,成熟的人不會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讓自己痛苦。

被已讀不回了怎麼辦?你要做的就是不理他把這件事放下,去過你的生活,若是朋友,就一個月後再找他吧!時間依你們過去的相處習慣而定。

若是伴侶,可以3天後再敲一句簡單的話,不要太多字,也不能傳達負面訊息,表示你根本不介意他的行為。

看到你沒怪他不回,他會覺得很安心,慢慢在相處中放下防備。

 

(圖片來自photo-ac,僅為示意)

他們自己也知道這種行為不好,也時常被抱怨,甚至因此斷了一些關係,但他就是會害怕,他也無法改。

如果這時你選擇責怪和糾纏,他會躲得更深,甚至提出分手,或直接封鎖你,因為這樣才能清靜下來。

如果你學他也很久以後才回,他也會不開心,因為敏感的他們會知道你是故意的。

聽過好多對焦慮和迴避的組合,男方都習慣性地封鎖女方,要見面、要找她時才解開,多麼奇葩的相處方式啊!

但在這極端行為之前,男方大概也忍了一陣子了。

不想被封鎖,就要穩住自己。

 

白櫻結語

迴避型依戀是很傲驕,但想繼續這段關係,也只能配合他,畢竟你也放不下他,他想迴避自己就能做到,你要的親密卻需要他配合,所以你會一直處於下風。

有時焦慮型已經氣到決定要絕交或分手了,迴避型依戀卻像沒事人一樣又出現了!開心地和你聊天。

讓你覺得這些日子的憤怒好像都是自尋苦惱,其實不是的,你想被回應的需求也應該得到尊重,只是你們的習慣真的不適合。

把你這熱切的愛給別人會更好,白櫻身邊有太多迴避型依戀了,不知為何總吸引到他們,朋友、家人都是。

後來我學會用冷淡一點的方式和他們相處,他們變得更喜歡我了,還會認為你很好,都不會給他們壓力。

通常你隔久一點聯絡他們,得到的反饋都會不錯其實他們也很想念你,只是沒能力主動而已。

真的是很特別的一群人,總是等著別人來親近,但又無法給予好的回饋,所以他們總是很孤寂。

延伸閱讀:

依戀(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也可在臉書搜尋「白櫻」就能找到我。想看更多白櫻文章,可多點讚白櫻團隊下粉絲頁,並多留言按讚,即可提高收看機率。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