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我們總說做人要正面才會更幸運、過得更好,親子教育也是如此。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巨大,正面和負面的父母,又分別會帶給孩子哪些不同的影響呢?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他們的行為,真的對孩子是好的嗎?還是帶給他終生負面影響?

一起來看看!

 

正能量家庭:積極溝通,使用正向語言

負能量家庭:消極責罵,釋放負能量

正面家庭的家長,會積極與孩子溝通,很願意傾聽和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給予他們尊重。

當溝通時,他們傾向使用正面語言,比如說考完試了,孩子說自己數學考得很差好難過,媽媽便說別管數學了!我們來看看英文吧!你英文很棒呢!

他們會幫助孩子找尋自己的優勢和正面之處,不斷地增加他們的自信,舉這例怕有人誤會,再進一步說明。

當下成績已經出來,與其責他,不如先給他信心,之後再一起商量如何進步。

負面家庭的家長,則總是用負面語言溝通,冷嘲熱諷是他們的強項,你睡晚了,他便說那麼愛睡,s了以後就可以睡一輩子了!

批評指責更是常態,你考了98分,他便要看那2分,說你不夠完美。

在他們眼中你永遠不夠好,總是批評你、打擊你。

對他而言,這是在教育你,以免你太得意,對你而言,從小「心」就被他們撕碎滿地,拼不起來了。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無論再成功,都無法肯定自己,因為他們學會了父母的對待方式-苛求完美。

 

正能量家庭:令人安全和舒適

負能量家庭:讓你緊張和害怕


正面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無論在外面多冷,這裡永遠是暖的,爸媽是你的支柱。

他們在家庭中可以得到完全的安全感,未來面對人生也會更有信心,因為他們是在愛和支持中成長。

負面家庭的孩子,從小爸媽就是可怕的,令人想逃離的。

本該愛你的人,卻沒善待你,你還能相信誰會愛你呢?於是他們長成了沒安全感的大人。

總是害怕被騙,總覺得會被辜負,做事也害怕失敗,他們總是想像著最糟的結果,對人生充滿了恐懼。

 

正能量家庭:充滿了讚美

負能量家庭:總是批評指責

正面家庭的父母善於挖掘你的優點,總是會肯定你做的每件小事,讓你覺得自己很不錯。

他們也會給你正確的價值觀,沒有人是完美的,不完美也不代表你不好,更不會拿你跟別人比較。

於是孩子學會了自信來自於自己,不在於比他人好,若總和人比較,永遠都會是自卑的,因為總有人比你好。

負面家庭的父母,總是在挑孩子的刺,無論他做得再好,他都能嫌。

他們經常不認同孩子的決定,總是不信任孩子,還時常拿別家的孩子來與他比較。

在負面家庭長大的孩子,不是自卑就是自大,其根源都是沒自信,只是朝兩個極端發展。

他們無法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總是輕易被他人評價影響,也很喜歡跟人比較,不是自卑就是瞧不起他人。

 

正能量家庭:經常表達愛

負能量家庭:把愛藏起來

正面家庭善於表達愛,父母親會用很多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比如說擁抱、鼓勵、慶生…等等。

他們會積極地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愛,孩子也從父母的對待中學會了愛。

長大後,他們也擁有愛人的能力,知道如何去愛。

負面家庭的父母不善表達愛,總是把它藏於心中,要他說出來極其尷尬,更不敢表現出來。

在孩子長大後,就不曾抱過他們,關心也表現成責怪,擔心也變成嘲諷,總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情感。

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也缺乏愛人的能力,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不是太過黏膩,人家不陪他,就覺得是不愛,不然就是太過冷漠,覺得人就是要獨立,不要依靠別人,誤解了愛的意義。

 

正能量家庭:以身作則,用身教示範

負能量家庭:只會用怒吼管教孩子

正面家庭的父母會以身作則,而不是只會要求小孩。

他們希望小孩不要滑手機,多看書,自己也會這麼做,而不是拿「我已經出社會了,你還是學生」去壓孩子。

他們會跟孩子一同閱讀,表現出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孩子的榜樣。

他們希望孩子溫和有禮不挑食,平日他也會這樣待人和吃飯。

負面家庭則是一直做出錯誤示範,要求孩子的事,自己都沒做到。

只要孩子不順從,就用吼罵嚇他們,以為一時壓制住孩子,就是教育成功,總希望孩子能怕他、聽他的話。

卻不知道這種教育方式,根本沒有入心,也無法真正影響孩子。

更糟的是,孩子長大後也成為這樣的父母,總是控制欲極強、情緒暴躁,只會用威勢嚇孩子。

 

正能量家庭: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負能量家庭:很少互動

正面家庭的父母很願意花時間陪孩子,和他們一起玩遊戲、讀故事書,假日一同出遊。

孩子的遊戲雖然對大人來說很無趣,但爸媽很願意參與,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快樂。

負面家庭的父母只愛自己,他們會說「你自己玩就好了呀!」「你要獨立一點」「媽媽很忙沒空」「別煩我」等等。

其實都在滑手機、工作,甚至是忙著在外面和異性交往。

孩子每次邀玩,都得到了拒絕的反應,最後眼神逐漸黯淡。

有部分孩子變成特別黏人的類型,他們學會了只要一直吵就會有糖吃,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也會如此,不斷地要求,很怕孤單,形成焦慮型依戀。

另一部分孩子則變得異常冷漠,他們學會了不期待就不會失望,於是把心封得緊緊的,常常對伴侶很冷漠,即使很愛也不懂表達,被稱為迴避型依戀。

 

白櫻結語

這篇文章白櫻是寫過的,但近兩年對親子教育又有了更多感悟,所以重新詮䆁一遍,內容幾乎完全不同,中心思想是一樣的,但增添了更多枝葉。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孩子的一生,需要很多的用心和付出,多看教育類書籍,多站孩子的角度思考。

白櫻養狗連她吃東西我都會誇,她每回吃一吃就會停下來看我,我對她比個讚,她就滿意地再吃下去。

她做的每件正確小事,都會得到獎勵,做錯了我也不會責她,我總是抱著她親她疼她,給她很多的愛。

於是她長成了個性穩定又活潑溫和的寶寶,就算一個人在家,她也不會害怕,因為她很有安全感,她知道我很快就會回來。

就算在外面,她也願意讓我翻過來抱,反觀有些狗兒很怕人、很沒安全感,總是縮在角落,或是很想保護自己,不想讓他人靠近。

我想這都是教育影響的,人類也是如此,你給他愛,他便會長成有愛又溫暖的孩子,但當然不是溺愛。

你懶得為他付出,覺得自己餵飽他就是盡責,那麼他長大後,也會成為你的困擾,或是消失不見,不願再和你相處。

你怎麼養他長大,他未來就會怎麼跟你相處,付出愛總會得回愛,正面的家庭,一定會更幸福!

若想知道家庭對孩子人際關係的影響,請參考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依戀(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也可在臉書搜尋「白櫻」就能找到我。若有任何建議,也請不吝指教,讓白櫻的文章呈現方式更完美,請來信我們任一粉絲頁,白櫻會萬分感激。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