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來自電影《中國合夥人》,僅為示意)
這個社會是一個互助的時代,懂得求助,會讓自己事半功倍,這時請教人的態度就很重要。
為什麼有的人你一點都不想教他?為什麼有的人你會願意什麼都告訴他?
關鍵就在於求教後的態度,什麼樣的態度才是有禮貌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一點。
白櫻列出了以下3種態度:
1、真誠地道謝
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了,但重點在於,不是敷衍地謝謝就算了。
學會好好地說謝謝,才能將感謝之意傳到對方的心裡去。
你可以明確地告訴他,他在哪個方面給了你幫助,讓你覺得很感謝,說得細節一點,你一定是有感謝之情,才能夠說得出來。
不要覺得難為情,或是彼此很熟不用說,說出來只會讓關係更加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付出的時間是有意義的,尤其是免費教某個人的時候,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重要的。
曾看過一本書上作者特別指名道姓感謝一位幫助過他的朋友,也白紙黑字寫下,若這人此生有任何要求,他都會傾力相助。
我就在想,這位恩人看到後,一定很感動,他都寫在書上了,這就是很高質量的感謝。
而謝謝也不是說一次就算了,之後很多事都會想到對方,時常地提供他價值,比如說分享好的資訊,偶爾送些水果給他。
這樣未來想再求助,人家一定會願意繼續幫忙。
而不是用完就丟,這樣只會令人鄙棄,想再次求助那是不可能的。
2、反饋自己的學習結果
對方教你,大多都會提供一些建議和做法,要懂得及時反饋自己完成了什麼。
那表示你有聽進,有在改進,而不是人家花時間講了一堆,後來發現你什麼也沒做。
好像不認同他,或是不信任他似的,既然請教了,對方一定是在那方面優於你,那為何不試看看呢?
若想人家繼續幫你,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反饋,讓他知道你很重視他的意見。
而且對方給你的任務一定要做到120分,讓他感覺到被尊重,比如他教你寫一篇500字的文章看看,你就寫了2篇,對方一定會覺得你很有心。
3、不當伸手牌
各個社群上,大家都很討厭伸手牌,什麼也沒查,就丟個大哉問,會得到回應的機率很低。
因為大家都不想花時間從頭教你,想要別人助你,自己也要有付出。
而不是利用他人節省自己的時間,心想你給我答案,我就不用找了,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被人討厭。
要給別人一種你有打算為此事付出努力的態度,而不是把自己的時間轉嫁到別人身上。
就像白櫻常說的,我幫人最不想聽到一句,「我很懶耶!」
我自己也不會這樣去浪費他人時間,若你求助只是因為自己懶,而不是對方比較厲害,對方為何要花自己的時間去成全你的懶。
白櫻結語
這些都不是心機,而是態度,正確的求助態度。
幫你的人會介意這些事也不是小氣,而是每個人的時間都很珍貴,大家都想花得值得一點。
至少心理上要得到好的感受,他才會願意再幫你,若你的付出能讓對方更好過一些,一般人都會覺得很開心。
最傻的就是明明有照做了,但是卻沒說,我就遇過這樣一個人,我能看到的範圍內發現他都沒做,於是我便告訴他有問題再來找我,我不會再主動教。
因為他讓我感覺到他並不需要,後來才知他私下有聽話做了,但是沒發表出來,這便是他完全沒做到以上三點才造成的誤差。
若對方是專業,你並不是,嘗試了也沒損失,請務必試看看。
你自己認為沒用,可能真的只是因為不懂,你不做,一方面人家覺得你很不受教,另一方面也可能錯失良機。
有次有位同行希望能轉貼我的文章,但他的粉絲頁農場文太多,我怕農場編輯誤以為我的也可以亂抄的,就惋拒了和他的合作。
覺得拒絕了人不好意思,所以我給了他一點建議,也告訴他未來可以再交流,但他見我拒絕便已讀不回,無視我的好意。
後來去看他的確照做了,只是做得不到位,所以沒什麼效果,但他的態度讓我也不會再主動去提醒他。
他是見到我成功了,所以才照做的,有些人懷疑你的能力,聽了也不想做。
若發現有人是這種態度,那就省下時間吧!既然他都不信你了,又何必做白工,除非他有付費。
幫人有幫人的態度,被幫也該有被幫的態度,人際關係才能有正向流動。
許多人一旦被拒絕了,就馬上已讀不回,那麼之前裝出來的好態度,也都白費了,做人該有始有終才是聰明,不是單指那位編輯,遇過滿多人都是如此。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白櫻(請點選藍字加入),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也可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就能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