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最著名的閨蜜就是炎櫻,他們的友情為何會從莫逆走到陌路呢?

這個主題我寫過,但想從其他角度再寫一次。

炎櫻是張愛玲少女時期最重要的閨蜜,也是她和胡蘭成的證婚人,也曾多次出現在她的作品中。

炎櫻是個混血兒,父親是阿拉伯人,母親是天津人,她是個外向熱情的富二代,總是有話直說。

沒有中文名的她,連名字都是張愛玲給她的。

張愛玲19歲那年在香港大學認識了炎櫻,兩人很快成了閨蜜。

張愛玲性情內斂,炎櫻卻很活潑外向,兩人之間是互補的關係。

1942年,張愛玲開始寫起了小說。

她在文章中曾寫道:

「我們回到上海進聖約翰大學,她讀到畢業,我半工半讀體力不支,入不敷出又相差過遠,隨即輟學,賣文為生。」

很快地,張愛玲成為文壇名人,炎櫻也曾發表些許文章,但主要從事服裝設計。

她曾為張愛玲製作書籍封面和插圖,也幫張愛玲拍過不少張照片。

張愛玲也為炎櫻的服裝店寫過幾篇《炎櫻衣舖》的廣告,文章裡總是談到炎櫻。

1944年,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了,婚後兩人依然是閨蜜,有時還讓胡蘭成覺得自己多餘。

但年紀漸長,心眼也多了,不像少女時期那般單純。

炎櫻對張愛玲漸生不滿

炎櫻在《一封信——炎櫻與胡蘭成的談藝錄》裡,提到張愛玲時說:

「蘭你,你真是不知道現在同愛玲一塊出去有多討厭。從前,雖然我們兩人在一起是很合理想的滑稽搭檔,到底不十分引人注目,高興在街上吃東西也可以。但是,(現在)怎樣的呀!」

對於閨蜜的功成名就她不是為其歡喜,嫌棄起為她帶來的困擾。

「一群小女學生跟在後面唱著張愛玲!張愛玲!大一點的女孩子回過頭來上下打量,那我還能夠同情她們,因為我自己也最愛看人,但是我做小孩子的時候我不那麼莫名其妙地湊熱鬧,我有較好的事可做。」

「前幾天我們在路上正在笑著,因為我說了個笑話,忽然之間有人在我肘後嘰喳喳,他手裡拿著一件不知什麼東西轉來轉去──後來知道是一本雜誌一很心慌似地低聲訴說。我正預備告訴他我身旁沒有零錢,忽然聽清楚了他是說:『嗚,喲,哪,張小姐,喂呀,啊。』於是我明白了他是和愛玲打招呼。」

「從前有許多的事現在都不便做了。譬如說我們喜歡某一個店的栗子粉蛋糕,一個店的奶油燒餅,另一家的咖啡,就不能夠買了糕和餅帶到咖啡店去吃,因為要被認出」

許許多多因好友名氣帶來的困擾,都令她耿耿於懷,最後連出現在書中都不滿了。

在《一封信——炎櫻與胡蘭成的談藝錄》中,炎櫻還說:

「被一個名作家所欣賞,被用作題材,是很大的榮幸,我非常感謝的,可是我無論說了什麼都被歪曲了,那又是一件事。」

背著閨蜜說壞話是最分裂感情的行為,而且還是對著她的丈夫說。

若炎櫻對張愛玲不滿,可以直說,她卻選擇了私下和對方最愛的人說。

由此可見,此時兩人矛盾漸增。

當關係需要迎合又猜忌時 就已經到了盡頭

炎櫻還是在意張愛玲的,有次炎櫻說:去看看蘇青好麼?」

敏感的張愛玲一怔,炎櫻趕忙改口說「我們的蘇青。」

蘇青是兩人的共同好友,張愛玲的這一怔,帶著點多疑和猜忌。

3人友情最怕的是其中2人變得特別好,孤立了第3人。

當一段關係需要小心冀冀維繫、猜忌或刻意迴避某些話題時,就已經變質了,也很容易破裂。

張愛玲越來越安靜,炎櫻卻越來越張揚

後來張愛玲的人生屢遇不順,但炎櫻卻靠著高明的社交手腕越來越富有。

張愛玲初到美國時,還是炎櫻幫她找住所。

炎櫻越來越張揚,張愛玲卻越來越沉靜,張愛玲嫁給賴雅時,炎櫻寫信說要來看他們,卻沒有來。

信中卻總是提起自己如今有多風光,兩人便漸行漸遠了。

1960年,炎櫻結婚,張愛玲在寫給另一閨蜜鄺文美的信中說:

「炎櫻上月結婚,自紐約寄請帖來,對象不知道是個醫生還是個博士,我也沒查問,大家都懶得寫信。」

由此可見走到這一步,兩人關係已經淡得多了。

再後來炎櫻寫過幾封信,張愛玲都沒回。

炎櫻在信中問道: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莫名其妙不再理我?」

張愛玲並未給出答案。

白櫻結語

年少時的情誼,不一定能延續到中年,隨著年齡漸長,大家責任更重了,生活的煩心事也更多了,沒有餘力再去照顧閨蜜的心情。

有了隔閡也不想化解,因為說出口便顯得尷尬,坦白說出不滿之處,對方還可能反指你敏感多疑,不如不說。

不說的結果就是忍耐,忍到不想忍時,就把他斷捨離了,連個理由都懶得給。

被斷的覺得莫名其妙,但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他一直沒感覺罷了。

年紀大了,更不想再費精力於三觀不合的關係上。

有時因為對方也曾用心付出,所以唸著他的好,總是不好意思斷絕,但最後才發現,所有的吞忍並無意義,對方只是越來越常踩線 。

其實有不滿就該化解,若說出口對方反指是你不對,那麼那時就可斷然分開。

也不用再多忍那麼多年,凡事不肯明說,才造成了誤會。

問了可能自討沒趣,但那也是個答案,若對方正在氣頭上,彼此冷靜一段時間再聯絡也可。

最不好的就是一面忍,一面繼續關係,這才是讓彼此絕交的做法。

如果對方修養好也真的在意你,你一提他一定會調整的,無論他覺得自己有沒有錯。

我便是這樣對待閨蜜的,有時我說了句話,自己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對方臉色卻變了,我會主動問她,她若介意,以後就不再提起此事。

好的關係,需要兩個一樣用心的人才能維繫,若有一人無心,你便放手吧!別苦了自己。

延伸閱讀(請點標題觀看):

張愛玲「透視人生」經典語錄:自己生活貧乏的人 才喜歡刺探別人的私事

「張愛玲」與炎櫻:曾是閨蜜 晚年卻絕情相待 三觀不合,終將別離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粉絲頁白櫻(請點選藍字加入),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也可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就能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