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喜歡跟人站在對立面的人,他們永遠在反對某人的觀點。

你買了件羽絨外套,穿得很暖和、很開心,覺得好超值,他就要說你穿到高山上去看看?沒穿到高山過,就別說它很保暖。

為什麼一定要穿到山上後,才能說它保暖呢?

這樣的人往往看事很偏激和片面你不需要和他爭論,甚至都不用和他多說一句,笑著繼續過自己的生活就好。

因為我們的生活很珍貴,不用花在和沒有全局觀的人爭論,就讓他在自己的特例世界中洋洋得意又如何?也不損你半分。

更不用把他獨特刁鑽的觀點納為己用,覺得自己買的羽絨衣不夠好而耿耿於懷。

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克制想要糾正他人的念頭。

你認為自己是對的 ,也不必強求他人贊同

我們都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彷彿一個觀點、一個作品若無人贊同,它就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大家都認同你,你才是真好,不然就是假的。

這是把自己和他人混在一起了,我們會忘了自己怎麼想、怎麼看最重要。

如果一件衣服,你覺得很難看,但全世界都說好美、真好看,你快穿起來。

有些意志不堅的人,就會在懷疑中穿上,然後慢慢也催眠自己說好像挺美的。

若有一樣東西,你覺得超棒,拿給朋友鑑賞一下,朋友說不怎麼樣,你是不是又懷疑它其實沒那麼棒?

卻忘了這是在你的世界,是你在使用的物品,或是你自己的作品,若沒要販售,為何要管別人怎麼想呢?

別人當然可以不同意你,這是他的權利,一點問題都沒有,相對地,你也可以不同意他!

如果沒有必要,你更不用說服他。

每個人都在為自己負責,他有權決定自己的看法,你說水裝好以後擺太久就不要喝了,會有細菌,但他說罐子很乾淨不會。

你有必要去跟他爭辯嗎?他堅定地覺得不會,就算拉肚子了,他也不認為是因為水。

他會用身體去為自己的想法負責,你提醒了也就夠了,不需要去爭個對錯。

我們只要做到表達就夠了,不用負責去說服別人,他不接受也ok。

你不可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同

當你畫好一幅畫,做好一個作品,你覺得超滿意,於是拿給男友看,但他東挑西撿覺得還好,你是不是就要覺得這作品欠佳了?當然不用。

你只給一個人看,難道他等於全世界嗎?於是你貼到網路上,一個社團中,有3成的人按了讚,7成的人沒按,難道又要覺得它一定不夠好,才會如此。

如果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白櫻的建議是不要去問別人,你覺得好就夠了,除非你想販售它。

有時會看到有網友在某個社團上貼上自己的手工藝作品,然後就會有人直言「真難看」「做得好爛」「不會想買」,他本來很開心的,看了這些話便鎖留言了。

自己的作品,是給自己看的,你認同也就夠了,如果想要改進,可以聽聽他人意見,那也要問對人才行,否則對方只會粗魯地給是或否,幫助不大。

白櫻寫文,是為了要給大家好的力量,所以我必須要在意回應,總不能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寫著只有自己認同的文字。

但我需要得到全世界的認同嗎?沒必要也不可能,只要大部分的人都認可也就夠了。

我不可能迎合所有人,我也沒這個期待,今天收到的回饋中,有20個人說我的文章很寫實、很實用,有1個人說飄在空中,我需要去跟那個在空中的人爭辯我到底在地面還是在天上嗎?

我連質疑自己都沒有過,就讓它過去了,因為我明白我的文字,不可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白櫻結語

寫了文章,總會有不一樣的聲音,有時覺得對方很扭曲,想要去糾正,但我都控制下來了。

因為我知道沒必要,除非一篇文底下大部分的留言都誤解了,質疑著,我們才會處理。

若總是只有特例的一個人,那便罷了,因為我們精力有限,無法去跟每一個不認同你的人解釋,更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贊同

或許他也是對的呢?只是我的說法多數人也接受了?那都是有可能的,所謂糾正就是認為自己對他人錯,但世事無絕對。

我早就捨棄了想糾正他人的念頭,他不認同,我便讓他這樣過去。

除非是真的很重要的事,否則不會費力去糾纏,比如說有人要拿人類的食物給我的寶貝吃,那當然要糾正,這影響重大。

為什麼我會做出這個反應,因為我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一旦觸及她,我便會在意,其他的便忽略。

人生就是取捨的過程,你不能跟每個路人都計較、都反應。

最後,白櫻衷心期待看見你的反饋,若對文章的呈現方式有任何建議,都歡迎寫信給我們,讓我們之間的交流更加舒適。

相關文章:

「林志玲」9個人生體悟:我不讓「他人的聲音」來決定我的價值!

不浪費 時間去「忍受他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別人 怎麼選擇,不關我們的事】他人開口詢問前,不要輕易幫人下結論

「有趣的靈魂」會有 的特徵:不會「過度關注」他人的想法

真正有自信的人從不會「刻薄他人」

本文圖片翻攝自電視劇《僅此一次愛情》劇照,僅為示意

想要獲得更多成長,請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或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臉書搜尋「深度好文讀不完」即可找到我。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