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愛上「無社交」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在乾淨整齊的家中,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高品質的獨處,不再混跡於各樣的社交場合中。

所謂的無社交,並不是和人零互動,而是只和自己認同的少數人來往。

除了工作關係外的時間,都選擇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即便那人是你的親人,若對方總是自私地索取,不顧你的感受,那麼就對得起自己就夠了。

不需要一直配合著他去消秏自己,就像《以家人之名》中的凌宵,他因為一個「孝」字,被媽媽陳婷拖磨多年。

相信觀眾看了都替他不值,這便是白櫻想說的。

無社交生活有多舒服?

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無社交生活:

臉書早已不發了,裡面全是熟人,還不如發部落格,沒人認識我,想發什麼發什麼」

「拒絕社交後,少了很多是非,除了迎合自己和家人,再也不想遷就別人的喜好了,不用那麼累」

「我每天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在打掃乾淨的屋子裡看書,養花,練瑜伽,除了照顧家庭以外,剩下的時間我都是自己一個人過,我很喜歡這種狀態」

「低質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越來越多人享受於無社交狀態,他們拒絕不想去的聚會,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就算是追劇也開心,學習興趣、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看書寫作,把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享受孤獨的人並不會感到寂寞或是無聊,他們把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心」上,反而更充實快樂。

不再用忍耐,去換取表面的關係

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總在關係中忍耐,忍到了最後,換來了什麼?

似乎也沒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後都是白忍了。

你忍無可忍時,說了句真心話,關係也就終結了。

於是大家開始拒絕趕場的聚會,不再以認識多少人為榮,也不再看人臉色卑微討好。

白櫻曾說過,需要你巴結討好的人,在關鍵時刻也不會出手助你。

你若沒利用價值,這樣的人又豈會對你好?他若人品那麼好,一開始就不會看著你迎合他,而是平等地尊重你。

想通這點後,許多社交都可以斷了。

那不過都是表面的關係罷了。

當你開始更注重精神層面時,你的滿足感會更強,也會活得更自在。

這樣平穩且安定的生活,會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白櫻結語

看到這,是否有人會抗議,我跟朋友在一起很快樂呀!有什麼不好的。

那就是你誤會了文章的意思,如果很快樂,那當然是好的,我們講的始終都是「無效社交」。

它無法給你任何的好處,不只是利益,包括心靈的快樂。

我們提倡的也不是完全不與人來往,而是只跟喜歡的人交往,這是指工作以外的時間,若工作所需,你還是要敬業。

總不能當個業務說客人很討厭,不想理他。

余華曾在《在細雨中呼喊》中寫道: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

學會取悅自己和深度思考,才是你幸福快樂的關鍵。

許多成功企業家都有閱讀的習慣,可想而知,他們也定有獨處的習慣。

閱讀和寫作都是很個人化的行為,他人無法參與,他們是推掉了多少應酬才得到了自己的時間。

他們那麼忙,事業那麼大,都能為自己爭取到獨處時光,我們更能辦到才是。

獨處是比社交更重要的能力,白櫻曾說過,我們終將孤獨。

除非你真的非常幸運,一生都有人陪伴,結了婚,對方有可能先走,生了小孩,現在都流行和婆婆分開住。

每個人都很有機會獨居,我們終究是要學會和自己相處。

不耐孤獨就是一種靈魂的缺陷歐普拉曾說過:

「所有那些獨處的時光,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越早學會越好,30歲以後,別再委屈自己了,你以為勉強參加聚會才不會得罪人,才叫人緣好。

最後卻得罪了自己,需要幫忙時,也無人相助。

會幫助你的人,只需要你拿真心和他交往,不用時時膩在一起,也不會勉強你做任何事。

願你學會享受孤獨的美好,活出強大獨立的自己。

本文圖片翻攝自電影《孤味》劇照,僅為示意

想要不斷成長?請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或按讚下方粉絲頁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