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頭要先跟愛斯基摩人道歉,他們並不喜歡被稱作「愛斯基摩人」(Eskimos 或 Esquimaux),但這個稱呼在台灣大家較熟悉,所以白櫻還是用在標題。

接下來文中,我們會改為「因紐特人」(Inuit)。

因紐特人分佈在北極圈附近,是美洲原住民之一,多生活在加拿大背部,他們的特徵料似於蒙古人。

因紐特人這個名稱意義為「真正的人」。

為了解因紐特人,1963年,哈佛一位女研究生吉恩吉恩·布里格斯(Jean Briggs),住進了加拿大西北地區的因紐特原住民社區。

進行了18個月的考察後,在1970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永不生氣:愛斯基摩人的肖像》( Never in Anger)的書。

生活在零下40度酷寒的因紐特人夏天住在獸皮搭建的帳篷內,冬天則住在十分著名的雪屋中。

平日多從動物身上獲取食物,如捕食海魚、海豹和馴鹿。

冬天他們會在冰層變厚前,在冰面上開個洞,用魚鉤或魚網捕魚。

從不生氣的因紐特人

因生存不易,氣候嚴寒,生氣無疑是消秏體力的行為,或許因為如此,因紐特人長期下來一直維持著平穩的情緒。

吉恩在受訪時表示因紐特人擁有非凡的控制憤怒能力

比如說有人在冰屋內煮茶,不小心使冰屋融化。

冰屋建造不易,用許多雪磚立方體以螺旋上升方式堆砌而成,非常考驗技術和耐心。

沒想到因紐特人看到後,表情都沒變化,煮茶的那位也只是說了句:「太糟糕了」。

又有一次,花了幾天時間才編裝成的釣魚線,第一次使用時就斷了!

若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氣急敗壞,覺得失望又沮喪,還怪起線來。

但因紐特人全無反應,沒有不耐或生氣,只是冷靜地說:

「再把它們縫接起來吧!」

生悶氣、謾罵,在因紐特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對他們而言,表現出沮喪或者煩躁的情緒,都會被認為是軟弱和孩子氣的象徵

從小教育冷靜

因紐特人的性格並非只因環境養成,而是代代遺留下來的教育文化,母親們會教育孩子不要輕易被激怒或挑釁,要在情感上變得更堅強!

不要把什麼事都當作大事。

從不對孩子大喊大叫

因紐特人對孩子極其溫柔,在他們的文化裡,罵人甚至是用憤怒的語氣和孩子講話都是不適合的。

「對一個小孩子提高音量,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那只會讓你自己心跳加快。」

若孩子咬你,也不能提高音量來教育他們嗎?

「養一個小孩,你時常會認為是他們在挑戰你的極限,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只是在為某件事情感到不安,而作為父母的你,必須要先弄清楚那是什麼。」

對因紐特人而言,對孩子大吼大叫是有損人格的行為,若一名大人發脾氣了,大家會覺得他像孩子一樣幼稚無知。

若想教會孩子控制情緒,自己卻時常大吼大叫,那是非常矛盾的事。

有情緒生活才有溫度,但隨意發脾氣會讓一切混亂

有人看到這,或許會想若每個人都這樣,大家都冷冰冰的多無趣?

確實人有情緒反應,會更生動,但凡事要有度。

想想因紐特人面對負面事件的反應,冰屋融了,生氣指責有用嗎?沒有。

線斷了也是一樣的,若生氣有用,那你就氣吧!若無用,我們又何必讓自己活在火中?

不理智的情緒反應,會讓你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並且永遠都無法收回,那是刻在他人心中的印記。

我們不用活得像機器人一樣,但因紐特人的冷靜沉著令人嚮往,他們不讓情緒攪亂生活,平靜地活著。

若大家都能做到這樣,家庭和婚姻的紛爭會減少許多。

這篇文章只是提供我們一個特殊的思考點,原來還有人這樣過生活,而平日易怒的我們,是對的嗎?生氣讓關係更好了嗎?

怒對孩子,孩子改進了嗎?他是怕你還是真的知錯了?等他長大後,是不是面對挫折阻礙,也都用發怒應對?

隨意發怒的人,很難獲得別人的尊重,只會讓身邊人都覺得困擾難耐,屬下或店員或許會為了利益忍你一時,但他們心中是如何想你的呢?

白櫻一個同為主管的同事,就常和屬下吵得面紅耳赤,趴在桌上大哭,同事們正在認真工作…整個辦公室迴響著她的哭聲。

很多人都說,她是怎麼當上主管的?不久後,她也因跟老闆翻臉離職了。

白櫻很欣賞因紐特人對事的反應,的確,很多時候為翻倒的牛奶哭泣毫無作用,為已發生的事責怪更是無益,我們都該思考和學習。

想要活得更好,請立即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最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白櫻,用不一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