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圖片來自孫儷微博

在演藝圈中,女星孫儷以溫和知性著稱,不只戲演得好,家庭與孩子也顧得很好。

她曾被問起為何和丈夫鄧超選擇生二胎,外界猜測是否是為了湊個「好」字、或受長輩壓力所逼。

但她的回答讓人眼睛一亮,也讓無數父母深受感動。

我們先來看看她是如何帶二胎的,生了老二,也不影響對老大的愛。

孫儷教養智慧公開:手足不是對手,而是最深的陪伴

在女明星裡,孫儷的「媽媽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她不是那種為了衝事業而全力拚搏的當紅小花,而是選擇每年僅拍一部戲,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孩子與家庭。

這是平衡得非常好的選擇,既顧了家庭,也不失去自我。

她說過:「孩子問我為什麼總在背劇本,我就跟他說,因為這是我的工作啊!」

她以身示範,女人身為母親,也不該忘了自己的事業和理想。

熱愛育兒的背後,是她對家庭的渴望

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孫儷對「完整的家」有著格外深切的期待。

成為母親後,她選擇親力親為,從餵奶、哄睡,到孩子情緒的陪伴與引導,每一環節她都不缺席。

她不像一般人眼中光鮮亮麗的明星,反而在家庭與職場中努力平衡的媽媽,就跟你我一樣。

她的特別之處在於,面對孩子的不安、質疑與挑戰,她都願意溫柔回應,教育方式值得學習。

孩子之間的競爭,如何避免?

大多數父母在迎接第二胎時,心中多少都有擔憂:老大會不會吃醋?兩人會不會從小就爭寵?

尤其當家庭中存在某種程度的性別偏見,例如「先女後男」,問題可能更加複雜。

白櫻生活中便有這樣一個例子:朋友的女兒常與弟弟爭搶父母的注意力,甚至當媽媽說只疼她不疼弟弟時,小女孩才終於露出笑容。

如今他們長大了,情況依舊沒變,姊弟的感情極差,父母似乎也從未從中化解。

這樣的反應,其實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投射。

父母若忽略這些微妙變化,孩子將在比較中越走越偏,兄妹間也容易從小積怨。

孫儷的秘密武器:提前的心理鋪陳

當孫儷得知懷上小花妹妹時,她沒有馬上興奮地宣布,而是平靜告知,立刻開始做哥哥等等的心理引導。

她讓等等參與妹妹小名的取名過程,也經常鼓勵他說:「你快有個妹妹了,是不是很棒?」

讓等等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感受到他的重要性與獨特角色。

這種做法,減少了因「失寵」產生的不安,也讓哥哥對妹妹有天然的責任感與歸屬感。

更小的孩子,不等於更重要

許多家庭在有了第二胎後,自然會把重心放在嬰兒身上。但孫儷卻反其道而行。

她認為,嬰兒的需求是「基本生存」,只要妥善照顧就好;

而大的孩子,開始有情緒與複雜的感受,才是更需要情感支持的對象。

所以,小花妹妹出生後,她反而把更多關注放在等等身上。

她不讓哥哥感受到落差,反而強化他作為「哥哥」的成就感與角色意識。

用愛引導,而非用比較逼迫

孫儷極力避免在孩子之間製造競爭。像有時長輩會說:「你看哥哥吃得多快,你也吃快點。」

她立刻阻止這種言語,並換一種方式說:「哥哥吃得很棒,是你的榜樣喔。」

她不讓表現成為愛的門票,孩子無需完美才能被愛。

在這樣的教養下,哥哥會更注重自己的行為,妹妹也會模仿學習,彼此成為進步的夥伴。

她為何選擇生二胎?答案令人動容

外界曾質疑:她是不是為了湊「好」字才生了第二胎?是不是被長輩催生?

但孫儷給出令人動容的答案:

「希望在我跟鄧超老了以後,甚至不在世了,孩子有兩個人,可以互相依靠。

這是一份血濃於水的依靠,表兄弟兄妹都代替不了。」

孫儷認為,手足之情,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等到以後夫妻兩個離開,他們兩個不會孤單。

以前白櫻很不認同這樣的觀念,因為我的哥哥不因父母偏心而對我內疚疼愛,反而張揚地認為我為什麼要跟他比?幼時還曾因此對我動手。

我只是希望得到爸媽公平的愛而已,長大後我一心待他好,他對我仍很淡漠。

所以對我來說,這種觀念根本不成立,我寧願自己是獨生女,還無偏心問題。

但在孫儷的家庭是成立的,因為她用心維繫好兄妹間的感情,手足間若處得好,真的是最值得信任的好朋友。

白櫻結語

很多家庭的悲劇,不是因為孩子本身,而是來自父母的偏心。

明明盡力卻從未被看見;永遠被拿來和哥哥姊姊比較;只要一犯錯,就被貼上「不如別人」的標籤。

這種從小的比較,會讓不被偏愛孩子長大後不斷懷疑自己、追求不可能的完美。

如果每個父母都願意像孫儷一樣,從平等與尊重出發,不以表現決定愛,那麼孩子們之間,真的能成為一輩子的好夥伴。

文中提到的那對姊弟,後來我有機會和他們相處,也從中化解,提醒他們要為彼此付出,也要有感恩的心。

並提點他們感情不好的原因,其實他們也不想這樣一直鬥,我說了以後姊姊年紀較大比較懂事便照做,為弟弟付出更多。

可見得孩子是可以引導的!只是這件事他們父母從來沒做,事實是他們的母親自身人際關係問題也很大。

她從小也和家人對立爭執,所以她並不認為有問題。

可惜我與他們接觸的機會太少,改變的效果有限。

比如姊姊付出了,弟弟又不知感恩,很快關係又回去原本對立的狀態。

但若我一直在旁邊提點弟弟要感謝珍惜,就會有所不同,持續地引導,才會走上正軌。

但在和他們的相處中,我觀察到了孩子改變的可能性!希望藉由此文能給二胎家庭一個提醒。

手足間感情好,才是父母給的禮物,否則只是有個天生的對手而已。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