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白櫻 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我們都知道,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但你可曾想過,有時拖住你、耗損你、拉低你運勢的,不是事情本身,是你經常相處的人。

佛法有言:「萬法唯心,因緣果報。」

業力有好有壞,若你與一個業障很重、執迷不悟的人長期接觸時,他的習氣與能量,會在無形中拖你進業力的影響範圍。

有些人不是壞,只是負面業力太強,本身也不知成長改進,無法消除業力。

以至於他們的人生混亂不堪,也會把靠近他的人一起拖入深淵。

正如南懷瑾先生曾說:「不是你拉他出來,他就能脫困,而是你留在裡面,會一起沉下去。」

以下是白櫻列出的幾種「業力深的人」特徵。如果你不學會遠離這些人,就只能跟他一起墮入無明。

1.總是在抱怨,覺得別人都對不起他

這類人,習慣將一切責任推給外在世界。

人生所有的困境,都是別人造成的。

他們怨父母、怨社會、怨命運,從不反省自身的選擇與行為。

在心理學中,這是典型的「外控人格」傾向。他們認為自己無法掌控人生,只能等待世界善待自己。

佛家則稱此為「無明」,即看不清真相的迷惑。

與這類人相處久了,你會發現自己也開始怨天尤人,對生活失去責任感與創造力。

榮格曾說:「你不願意面對潛意識,它就會變成命運操縱你。」

而抱怨者,正是不願負責的代表。

2.慣用情緒操控他人,令人疲憊又內疚

這些人並不發脾氣,也不口出惡言,但他們擅長使用「失望」、「傷心」、「你讓我很難過」這類語句,把自己的情緒責任推給你。

心理學稱這為「情勒」(Emotional Blackmail),佛法則提醒,這是「我執」作祟——他們將所有要求視為自身的延伸,對方若不配合,就是對不起他。

長期與此類人相處,你會漸漸失去判斷力與界線感,為了「不讓他難過」而犧牲自己。

美國作家瑪雅·安傑盧說過:「當一個人常常讓你覺得,你欠了他,請記得,他根本沒那個資格。」

真正愛你的人會想著付出而不是索取,正因感受到真愛,所以我們也會自然地為他付出。

這才是健康關係會有的樣子(不健康關係可能一直接收不付出),而不是一人一直要,一人不想給或勉強給。

3.經常製造對立,是非不斷

八卦、暗箭、話語挑撥,是這類人的慣用手段。

他們的語氣可能很平靜,但時常在破壞身邊人彼此間的信任、製造裂痕。

佛家認為「口業」四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類人幾乎樣樣精通。

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指出:人際環境若充滿謠言與猜忌,人的認知安全感會快速崩解,影響自信與創造力。

與這樣的人相處,你會不知不覺變得警覺、防備、疲憊。

你開始不信任他人,人際關係變得很糟。

莎士比亞寫過:「流言能毀人於無形,而發動它的,往往是最熟悉的人。」

戲劇中也常有這樣的設定,若男二或女二喜歡上男女主,就常會用這種手段挑撥他們的感情。

比如說故意約男主在不好的地方見面,然後偷了他的東西,又讓那地方的服務生打電話給女主說男主的東西落在這。

導致女主誤會男主是主動去那種地方,像這樣的行為都充滿了惡意,一旦發現一次就該永不來往。

4.活在過去,不肯成長

這類人執著於曾經的傷害與失敗。童年的苦、初戀的痛、職場的不公,他們一提就怒、說久還哭。

你一開始同情,久了發現,他們其實不想變好,只想活在過去的悲劇裡。

佛家云:「捨,才能得。」

但這類人捨不得放下過去,捨不得放下自己的舊故事。

他們的人生是一個悲傷重播機,一邊流淚,一邊責怪你為什麼不陪著聽。

心理學上,這稱為「創傷依附」,一種將創傷當作身分認同的現象。

卡繆說:「不從悲傷中醒來的人,會把快樂看成一種背叛。」

5.總是消耗他人,卻從不反思自己

有些人,你陪他度過低潮、借他錢、聽他傾訴、幫他改履歷、介紹機會。

但只要你稍有情緒,他不是轉移話題,就是覺得你矯情,不肯為你的情緒負責。

他不懂感激,總是認為理所當然。

佛法稱此為「不知足,貪心難滿」,是內心深處的無明與執取。

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研究發現:長期處在單向付出的關係中,人的幸福感會急劇下降,並出現自我懷疑與社交倦怠。

這類人會慢慢榨乾你的時間、能量、信心與愛,卻從不關心你的感受和利益。

不是誰都值得你熬夜陪他聊天,有些人只是拖累你的睡覺時間。

白櫻結語

真正的修行,不是你能替別人承受多少,是你能否看清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別人的因果。

遠離業力深的人,不是你狠心,是你足夠清明。

你來人世不是為了扛別人的因果,是走你自己的路。

不擔他人因果根本不是自私,是種明智,如若關心,提醒一到二次就好。

他若有緣解開業障,便聽得懂,若無緣,便會拒抗,還會討厭你,這時就不要再強求了。

若硬要扭轉他人因果,只會反噬己身,這點很多人的人生經驗都印證過了。

本文重點

・業力深的人有五大特徵:抱怨為生、操控情緒、製造對立、執著過去、消耗他人
・佛家視這些習氣為「無明」、「口業」、「貪執」,需斷捨離以免共業輪迴
・心理學對應:外控人格、情緒勒索、信任瓦解、創傷依附、關係耗損
・斷絕不是冷酷,而是對自己慈悲,也是對他人智慧的尊重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文章」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