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說起偏心的父母,他們最典型的一個特點,就是對自己不喜歡的孩子,總是「報憂不報喜」,並且特別纏人。
他們不會和你分享好消息,而是一直告訴你自己的各種「難處」,希望你幫忙解決。
他們不會向自己偏愛的孩子提要求,而是不斷給你製造麻煩,讓你承擔更多的責任。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父母,你一定會感到身心俱疲,因為他們的偏心模式,早已根深蒂固,
並不會因為你的努力付出而改變。
我們應該孝順,但你也值得更公平的對待,而不是總將重擔丟給你,完全不管你多累。
看清真相後,你會更知道要如何和偏心的父母相處。
偏心的父母,總是報憂不報喜
偏心的父母總是向你訴苦,抱怨自己的身體不適,告訴你自己「腰痠、腿疼、吃不好、睡不好」,讓你操心,卻從不告訴你他們的開心事。
他們會跟你說:「誰誰誰對父母多好,買了多少好吃的,回家多勤快」,以此來暗示你,你應該做得更多。
但你如果真的回去,就會發現,他們的難處其實被誇大了,並沒有他們說得那麼嚴重。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在《原生家庭》中提到:
「有些父母習慣性製造『情感債務』,讓子女覺得自己虧欠他們,從而操控孩子的行為。」
偏心的父母,最擅長的就是讓你有「負罪感」,讓你覺得不管多忙多難,都應該回去照顧他們,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
偏心的父母,愛「纏著」你,但從不麻煩自己偏愛的孩子
他們為什麼總是打電話給你?為什麼總是找你回家?
不管你離家多遠,工作多忙,甚至你也已經年邁,他們都要你「回家」來解決問題。
但他們從不麻煩自己偏愛的孩子,哪怕對方住得更近、時間更充裕,他們也不會開口。
如果你不搭理,他們就會一直打電話,甚至指責你「不孝順」「沒人情味」。
心理學家德博拉·坦南(Deborah Tannen)研究發現:
「父母的偏愛行為,通常是基於情感依附模式,他們會對某些子女施加更多的控制,而對另一些子女給予更多自由。」
偏心的父母,其實心裡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們知道哪個孩子更容易被操控,所以選擇纏著『更容易被控制』的你。
他們不只報自己的憂,還報偏心孩子的「憂」,讓你買單
你有沒有發現,偏心的父母不僅要你照顧他們,還會讓你照顧他們偏愛的孩子?
他們會不停跟你訴苦:「你哥哥/弟弟最近日子不好過,你能不能幫幫他?」
如果你不表示,他們就會責怪你「冷漠無情」,甚至說「你連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願意幫?」
但你會發現,他們從來不會要求那個被偏愛的孩子來幫助你。
研究指出(Suitor & Pillemer, 2013):
「在偏心的家庭裡,父母往往會讓不受寵的子女承擔額外的責任,甚至照顧他們更偏愛的兄弟姐妹。」
他們不只要你孝順,還要你替他們照顧偏愛的子女,讓你成為整個家庭的『提款機』和『情緒垃圾桶』。
他們的偏心,從來不會因為你的付出而改變
有些人心裡總有個幻想:「如果我對父母更好一些,他們會不會改變,對我公平一些?」
但現實是:他們的偏心,是根深蒂固的,即便你付出再多,也不會改變。
你回家後,仍然會被他們挑剔、指責,而他們偏愛的那個子女,依舊是他們眼中的「寶貝」。
你花了錢,花了時間,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他們仍然會覺得你做得不夠。
心理學家喬治·克拉斯(George Kraus)指出:
「偏心的父母,往往不會因為子女的努力而改變態度,他們更關注的是自己主觀上的情感依附,而不是孩子的實際付出。」
所以,別再試圖透過『做得更好』來換取公平,偏心的父母不會因此對你改觀。
如果遇到這樣的父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什麼?
如果你發現你的父母總是報憂不報喜、愛纏著你、讓你替他們解決問題,而他們的偏心不會改變,那你該怎麼辦?
一、設立邊界,不要讓他們無底線地影響你的生活
如果他們打電話抱怨、訴苦,可以禮貌回應,但不要因此改變自己的安排。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這邊也有很多事情,暫時不能回去。」
「這個事情你可以請鄰居幫忙,或者問問你偏愛的孩子。」
二、不要被『負罪感』控制,學會拒絕
如果他們試圖讓你資助他們偏愛的孩子,直接拒絕:
「我有自己的家庭和責任,我不能總是資助別人。」
「你可以讓他自己去努力,而不是每次都讓我幫。」
三、減少被操控的機會,盡量讓自己的生活獨立
如果父母經常找你麻煩,盡可能減少接觸,不要讓他們把所有問題都推給你。
四、保持情緒冷靜,不讓他們的情緒影響你
他們越是情緒化,你越要冷靜,保持心理距離,不被他們的「情勒」困住。
白櫻結語
這點白櫻自己深有體會,我父母從前也是這樣對我的,有煩惱的事全都丟給我,完全不在乎我背得重不重、累不累。
但有好事只想到哥哥,只會給他不會給我。
漸漸地我發現,為什麼我因為父母活得那麼累,哥哥什麼都不用擔,還可以拿到那麼多好處?
我並沒有想要好處,只是想要公平,甚至只是想要正常的對待,卻總是得不到。
更重要的是,做得再多,父母還是對我不滿,四處說我壞話,動不動就冷嘲熱諷或是跟我要東西。
偏心的父母,習慣性地報憂不報喜,讓你承擔所有責任,而把自己偏愛的子女保護得很好。
有一天,我終於醒了,開始劃下界限,要他們去找哥哥,他們對我十分不滿,覺得我不理他們,但對哥哥卻想著「不要去煩他」。
我心想,那為何就可以煩我?我覺得很重、很累,也背了很多年了。
我們應該孝順,但不該是愚孝,如果父母已經無愛也從不替你考慮,你就該學會愛自己了!
否則最後你把自己掏空了,他們還會在一旁笑你沒用,見你困難也不出手相助,這會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你不是他們的「情緒垃圾桶」,更不是他們的「免費提款機」,你有權利選擇過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父母總是這樣,請記住: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不必為了討好他們,而一再委屈自己。
你值得被公平對待,別再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消耗之中!
在我成為白櫻後,為了寫作快速成長,我更加清楚那不是我該擔的。
當哥哥給父母製造了大麻煩,他們不敢罵他,一直在我面前抱怨他。
我突然醒悟,我沒做錯事,為何聽負面言語的人是我?
我將這疑問給父母,但他們只是裝沒聽到繼續說。
並且要求我解決哥哥帶來的大麻煩,那本不是我的責任,是哥哥自己應該處理的。
以前我都會辛苦地擔下,但那次我拒絕了,我回答:「我不知道怎麼解決。」便轉頭過我的生活。
但其實那一天的心情也都被毀了,無法寫任何文章,只是若像從前那樣全接下,我會被影響更多天,而且無人心疼顧惜。
偏心的父母真的是很不理智的,同時也不太善良,你該學會愛自己了!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