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狀況,往往藏在他最常掛在嘴邊的那幾句話裡。
他們看似懂事、乖巧、貼心,但真正的情緒早已像垃圾一樣被掃進內心最深處,時間久了,垃圾會發臭。
憂鬱、焦慮、甚至自我放棄,都會悄悄找上門。
願你從來沒在自己孩子口中,聽過這些話。
如果聽過,請記得:
一個孩子能不能走出抑鬱,最關鍵的,不是安慰他「想開點」,而是讓他真正感受到:「不管你怎樣,我都愛你,你有資格發光,也有資格犯錯,你怎樣都可以。」
他們的口頭禪裡,往往藏著壓抑已久的委屈與無助,和對世界深深的誤解與失望。
如果你是父母、師長、親近的家人,千萬別忽略這些話。
當然不是說抑鬱的孩子都一定會說這些話,或是沒說就不抑鬱,畢竟每個人都不同,只能說常說這些話的孩子,需要多多關心了。
1.「都可以,沒關係,隨便啦」
這三句話,看似隨和,其實是麻木與自我放棄的信號。
因為不被重視,所以不敢表達想法;
因為害怕拒絕,所以不敢堅持選擇;
因為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所以什麼都無所謂。
真正快樂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偏好與主張;
真正抑鬱的孩子,連想要什麼的勇氣都被磨光。
2.「我好累,我不想動」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掛在嘴邊「好累」,那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
被過高的期待壓得喘不過氣;被不停的否定打擊得無力反抗;被生活的冷漠消磨得失去熱情。
他不是懶惰,而是內心已經被磨成了灰。
他需要的不是再推一把,而是拉他一把。
3.「我是不是很沒用?」
這句話背後,藏著一顆千瘡百孔的自尊心。
長期被拿來和別人比較;做得再好都不被看見;失誤一次就被狠狠數落。
當一個孩子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他就離抑鬱不遠了。
4.「反正你們都不懂我」
這是典型的情感隔離信號。嘗試溝通無效,被忽視太多次;每次訴苦換來的都是批評與講道理;
久而久之,他把心門鎖上,再也不願打開。
情感隔離,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最後防線,
一旦這句話說出口,關係已經走到懸崖邊。
5.「算了,都是我的錯」
這句話的背後,藏著嚴重的內在自責傾向。
家裡出事,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父母吵架,覺得是自己拖累;
被朋友疏遠,覺得是自己太惹人厭。
真正健康的孩子,知道錯誤是行為,不是整個自己;
抑鬱傾向的孩子,把錯誤變成對自我的全盤否定。
白櫻結語
快樂的孩子,語氣裡有自信,有底氣,敢問敢答;
抑鬱的孩子,語氣裡全是無力,敷衍,和濃濃的自我否定。
如果你聽到這些話,千萬別只是責怪他消極,
而是蹲下來,真正看看,他為什麼會這麼想。
閨蜜的兒子非常過動,總是惹禍,她常會接到家長和老師的投訴電話。
有次他又犯錯了,閨蜜了解情況後,點出他的問題所在,要他去跟同學道歉。
但當晚就帶他去吃大餐,一般人聽了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還要獎賞他?
其實不然,她說當世界都否定他時,我一定要支持他,他知道錯在哪就好,我要他感受到,媽媽仍是愛他的。
如果她也跟著老師和家長一起罵他,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糟,受全世界排斥。
最重要的是,孩子隔天乖乖地向同學道歉,也沒再犯了,好的教育永遠不是責罵,而是愛。
而愛也不是無條件縱容,而是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你都會愛他。
本文重點
「都可以」背後,是無感與無力;
「我好累」背後,是心力交瘁;
「我是不是很沒用」背後,是自我否定;
「你們都不懂我」背後,是情感隔離;
「算了,都是我的錯」背後,是自責。
真正愛孩子,不是逼他改口,而是走進他的內心,陪他一起找到,那些被壓抑太久的感受。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2. 孩子長到14歲時,無論男孩女孩,父母都要捨得在此事上放手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或按讚「白櫻」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