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按讚「跟白櫻一起成長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或在臉書搜尋「白櫻」,每天看點正能量,吸引來更多幸運和美好的人事物

很多人會將沒什麼朋友,當作一種失敗或匱乏,心中總想著,如果朋友能多一點就好了!

其實這是上天對你的善意安排,並非壞事,但好壞取決於你,白櫻在文末會詳細分析,先來講講沒什麼朋友的好處。

適度減少社交活動是一種提升個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

透過減少不必要的社交互動,人們不僅能夠改善心理健康,還可以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同時節省寶貴的時間。

白櫻將在本文中深入探討朋友少各方面的好處,你會發現,這是好事而非壞事。

 

一、改善心理健康

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與社交活動可以顯著改善個人的心理健康。

研究顯示,遠離社交媒體,哪怕只是暫時的,可以提升個人的整體幸福感。

這也有助於減輕自我批評的心理習慣,這種心理習慣常與焦慮、自貶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常聽到他人對你的評價,或是看到別人過得比你好,都會對你的心理狀態造成影響。

如果來往的都是素養很好的朋友,自是沒關係,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如果優質朋友很少,不如回歸平靜,打造更高品質的心靈世界。

 

二、提高成長與工作效率

透過減少社交活動,個人可以更專注於學習和工作,從而提高效率。

避免在學習或工作時使用社交媒體,可以顯著減少注意力分散,進而提高專注力。

減少無效的社交互動,也對達成個人目標有幫助。

這也是很多人結婚後就約不出來的原因,他們發現家庭瑣事已佔據了所有的時間,沒時間再分享給其他人了。

他們的目標便是家庭幸福,要和另一半一起共同承擔幸福的責任。

這是很清醒的決定,他看清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便抓大放小。

如果你現在也有很想做好的事,更要清楚這一點。

有個朋友人緣極好,大家都很喜歡他,一直約他出來,他跟我說其實他很想一人靜靜多看點書。

但怕朋友失望,總是勉強自己配合,這便是人緣太好的缺點。

我常在想,他有成長意識,若一開始就不是朋友那麼多的人,現在他會不會已經成長為另一個人了呢?

在各方面都會不一樣,而不是現在的樣子,會更接近他想要的狀態,否則他也不用抱怨了。

雖然他現在的狀態也不錯,但他其實可以更上一層樓的。

 

三、減少孤獨感

雖然看似矛盾,但減少社交活動是真的可以減輕孤獨感。

透過維持少數但質量高的社交關係你可以獲得必要的社會支持,同時保持真實的自我。

這種深度的人際連接有助於建立更穩固且有意義的關係,遠勝於表面的大量社交互動。

不是常有人說在人群中感到孤獨嗎?便是這段想表達的意思。

如果混跡於一群你並不認同的朋友中,應付著他們,其實內心會更加空虛。

 

四、節省時間

減少社交活動可以讓個人有更多時間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如閱讀、運動或簡單地放鬆。

這不僅節省了實際的時間,也節省了心理上的時間。

減少社交活動後,不再需要花時間思考如何與他人互動,這樣就能更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興趣。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期待也不同,想要讓朋友滿意,也是要花費很多心力的。

否則一段關係可能就此消失,再也接續不起來。

但書本不會這樣對你,它對你只有付出沒有要求,買下它後,它就會忠誠地當你最好的朋友。

 

白櫻結語

白櫻並不想說沒朋友才是最好的,有朋友的人都很糟。

人生本就有多樣性,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各有好壞。

重點是你喜歡什麼?有的人並不想成長,就想天天和一群朋友吃喝玩樂,總在聚餐出遊。

他覺得很開心,那自然沒什麼問題,未來有什麼結果,他自己承受便是,這是他的主動選擇。

但若像我的朋友那樣,有成長的心,卻困於社交中,減少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忽略了家庭。

這就很可惜了,他有更想要的生活,但卻困於人情無法選擇。

看了本文後,你應該對沒什麼朋友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

它不一定是件壞事,也可以是上天的善意安排,但要注意一點,若你沒朋友,也不想成長。

每天混日子,躺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看電視劇,心中還曾想著,「我都沒朋友,好寂寞呀!」那麼白櫻不認為這是好事。

久而久之,可能還會有心理問題,事在人為。

同一個處境,有人活成了更美的樣子,有人則跌入泥濘中爬不起來。端看你的選擇。

延伸閱讀(請點選標題觀看):

1. 如果你現在「沒什麼朋友,、特別孤單寂寞」,其實是「上天」在幫你!

2. 一個人境界變高了,就會漸漸和這三種朋友疏遠

3. 「沒什麼朋友」的人,才是真聰明!可惜多數人不懂

4. 假如有人「沒朋友也不合群」,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想要永遠都能找到白櫻?請將本站加入最愛。這些年白櫻已寫了4000篇文章,若想看更多白櫻舊文,請按讚白櫻的「讀者」粉絲頁(點選藍字即可加入),想加入更多白櫻的粉專請留意本網頁畫面,向下拉即可看到。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