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網頁版請於文章下方按讚粉絲頁。

(封面圖來自電視劇《如果天氣好,我會去找你》,僅為示意)

我們很自然地會認為懂得付出是件好事,但為何總有人感覺到「好心被雷親(台語)」,認為自己的付出不值得?

那便是因為他的付出過度了,最後不只不會增進關係,還可能落得身邊空無一人的下場。

如何不讓自己落入這樣難堪的境地?跟白櫻一起討論什麼叫過度付出。

 

過度付出的隱患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曾經說過:

「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所以有些人會抗拒他人的付出,這會讓他們造成壓力。

當過度付出的一方投入資源時,他會覺得自己成了聖人般的存在,好似很善良大方而自滿,但接受者卻會感覺到內疚和壓力。

其實過度付出者的隱藏心理是「我需要很多的愛,所以必須先付出很多的愛。」也就是匱乏的表現。

他們的付出是有條件的,是需要對方積極回饋的,「我付出了,所以你必須感激我並對我好」。

當對方無力回報時,對方就會感受到壓力和負罪感。

過度付出者無法忍受對方的怠慢,看似無私,其實是自私。

面對壓力,任何人都會想逃,這就是為何最後身邊空無一人的原因。

當對方發現你的付出只是交換時,他也不會再珍惜了,於是過度付出的人便會覺得一再被辜負。

 

 

什麼樣的付出才會更好?

過度付出的人真的很可憐,明明已經花了心力和金錢,最後還要被說得很難聽,對方可能會說「你自己要給的」「其實也沒多好啦!」「你可以不要做呀!」

換來心酸的感受,這時付出的人只會認為遇到沒良心的人了!以後不給了。

但若沒意識到問題在自己身上,就只會一直循環下去,最後可能遇到個想佔他便宜的人,一直大肆感謝,其實心中只覺得他很笨,很好騙,總是換不回真心。

要如何改變呢?那就是用對方想要的方式為他付出

比如說婆婆起個大早煮飯給全家吃,但媳婦習慣晚起,早上8點醒不來,婆婆就大罵她讓自己煮就算了,連起來吃都懶!

這樣的付出是媳婦要的嗎?她可能更希望婆婆不要理她,不用煮她的,她或許也不喜歡婆婆做的早飯,還要被責怪。

對婆婆而言,她覺得自己很偉大,還煮給媳婦吃,她好不懂事。

這就是過度付出,她做的只是自己想做的,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自以為是地付出,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也給自己帶來困擾。

為何別人一定要接受他一腔熱血的付出呢?

過度付出的人往往自我認同感不高,所以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要先學會愛自己。

不再用討好換來認同,當你用輕鬆的方式愛對方時,關係才會真正變好。

付出前請不斷自問:

「你的付出是不是對方想要的?他能夠對你的付出給予什麼樣的回報?這份回報是不是出自他的自願?如果他沒有給予你期待的回應,你是不是能依舊心甘情願?」

 

白櫻結語

得到對方不情願的回報,其實有些悲哀,他並非真心想對你好,只是覺得不這麼做,你會生氣或是不再對他好而已。

這樣的回報是空虛的,也不會長久。

缺愛的人總是忍不住想為他人付出,有好東西就分給他,處處替對方設想,一直想把自己有的掏出來給對方。

但若發現對方看起來並不重視自己,他們就會不開心。

然而他們的判斷標準又很奇怪,比如說某天態度冷淡了點,他就覺得你討厭他,但你明明一直都對他很好。

所以最後越付出關係越糟,學會克制自己的付出欲,對缺愛的人來說,也是讓關係更健康的必要做法。

他人要求你付出時也一樣,你要看看他若沒回報時,你會不會生氣難過,會的話就拒絕他吧!尤其是對方過往形象就很差的情況下。

比如說你每次見面都會帶給對方一些東西,有時是禮物有時是食物。

但卻看到他拿著一杯剛買的飲料,還跟你說剛剛他多買一杯送給了誰,完全沒有考慮你的意思。

你不是貪他一杯飲料,只是希望他心裡也有你,會為你做些什麼,若連這一點小小的期待都無法滿足你的人,那就算了吧!

除非你能完全不介意,有來有往的關係還是更健康的。

有時對方也不是不想回報,而是他送什麼你都不喜歡,久了他就不會想送了,但你又一直送他,便會形成壓力,哪怕你並不在意他有沒有回報。

適時接受對方的好意,或是引導對方付出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也是讓關係更好的密訣。

想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臉書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想時常收看白櫻文章,可在臉書多留言按讚和收藏,會提高收看機率。

若對文章排版和內容有建議和想法,請在留言告訴我們,白櫻希望能聽到你的聲音。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