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白櫻,用不一樣的觀點看世界,多吸收正能量,你讀過的每個字,都不會白費,你可以活得比你想像得更好!

想增加正能量,請在上方「白櫻文章」右側按下追蹤,網頁版請於文章下方按讚粉絲頁。

(圖片來自Netflix電視劇《她和她的她》)

會點進來這篇的讀者,都是進階讀者了,首先要對依戀理論有一定的認識,才會進而想了解如此細節的部分。

我想看的人不會很多,但白櫻認為這很重要,所以還是決定要寫。

一般我們會認為過於敏感的人是有黑洞才會如此,比如說電視劇《她和她的她》中女主角對於異性的碰觸反應會特別大,哪怕只是摸肩膀。

這確實是源自於她的黑洞,但這和敏感特質不一定能畫上等號。

一樣是出現敏感的反應,原因各不相同,要找對方向才能幫到自己。

 

天生敏感的人

敏感有可能是源自於基因,白櫻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岡田尊司,他寫了不少跟黑洞和依戀有關的書籍,他就是高敏感人格。

他的敏感表現於對聲音的忍受度上,他曾因為租的房子很靠近馬路,二周就又再搬家,寧願花錢花精力搬家,他也無法忍受噪音。

但越怕什麼越來什麼,第二次他特意觀察了周遭環境,離馬路很遠,於是安心住了進去,結果這次是飛機固定會經過,一樣很吵。

可他已經沒錢再搬家了,只能忍耐著住,後來有能力了,他便選擇郊區的房子居住,才避免了噪音的問題。

這是源自於基因,並非是因為遇到了什麼事才變成這樣,他們往往也有更高的創造力。

後來的人生遇到的事件,會削弱或增強高敏感人格者的敏感度。

這意謂著就算照顧者非常有愛又關懷孩子,這個孩子還是有可能表現出高敏感特質,但遇到懂愛的父母,還是會削弱其敏感反應。

 

依戀障礙

依戀障礙是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的統稱,這就源自於養育者不當的照顧方式,白櫻預設你已經有基本認識才會看這篇文章,就不多說了。

有依戀障礙的人不一定基因是敏感的,我就看過好幾個粗線條的人也有依戀障礙,但他們大多有不懂得愛的父母。

差別就在於基因鈍感的人,是對人的反應敏感,很容易生氣有情緒,但也很快就忘了,讓它過去,在生活上也並不敏感。

但若本身就敏感又再加上依戀障礙,就會更加辛苦,不只反應強烈,事後也會一直耿耿於懷,難以忘記負面感受。

所以看到有依戀障礙的人,不等於是個敏感的人,他只是對於人際敏感,其他方面可能很鈍感,否則每個有依戀障礙的人都能當藝術家了,這世上藝術家也太多了。

藝術家多數是敏感的,這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許多作家都會為自己打造完全安靜的環境,才能夠順利寫作。

 

因事件而敏感

每個人遇到同一事件的反應都會不一樣,以前不懂的時候,我們會認為這是個性和心態的差異。

但現在就應該再加上一個因為基因不同而形成的差異,敏感基因的人和鈍感的人遇到同一件事反應是不同的。

就像一樣是被陌生男人故意碰了一下手臂,鈍感的人可能不屑他一下,後來就忘了,但敏感的人會將這不舒服的感覺留在心中很久。

甚至後來遇到有男人要坐在自己旁邊,都會把手抱在胸前,深怕又被碰到。

這個例子是較小的事,若是像《她和她的她》中那樣重大事件,就有可能把一個本來鈍感的人變成敏感者。

但他們只會對相關事件敏感,不像真正敏感基因的人是普遍性地敏感。

 

白櫻結語

這件事其實曾經讓我迷惑過,所以我特別想寫,希望對依戀理論也有興趣的你也能有所獲得。

我本身就是高敏感人格加上矛盾型依戀,也遇過幾個同樣有依戀障礙的朋友,但他們都很粗線條,我便覺得奇怪,他們為何也和我一樣?有些地方並不像呀…

深入探究後才知道是基因的不同,他們會過得比我更快樂一些,因為情緒化過後就忘了。

但我也不覺得自己吃虧了,正因高敏感人格,我才能和你對話,才能有那麼多的觀察體悟,而且我發現了原因,所以大幅地改善了自己的狀況,不再像從前那麼困擾。

反而可以把我經歷的苦寫成文字提醒還沒有自覺的人,如果苦難能夠得以昇華,它就有了意義。

希望對依戀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就這些文章的內容和我多交流討論,我會看留言的。

延伸閱讀:

(持續更新)依戀(依附)理論簡介及文章索引: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成因、判斷標準及相處方式

想獲得更多成長,請按讚下方粉絲頁,或在臉書搜尋「白櫻」即可找到我。想時常收看白櫻文章,可在臉書多留言按讚和收藏,會提高收看機率。

若對文章排版和內容有建議和想法,請在留言告訴我們,白櫻希望能聽到你的聲音。

贊助商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2-11-16